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有限责任公司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及省政府国资委的直接管理下,积极作为,致力于高价值知识产权的集聚与价值挖掘,全力对接资本市场和产业需求,构建起涵盖知识产权创造、交易、运营、投资、转化、维权等全流程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力量,并荣获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多项殊荣,2020年3月被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在主业管理、业务创新和内部改革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积累了丰富且极具借鉴意义的经验,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精细主业管理,夯实发展根基
知识产权港公司紧扣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数字经济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深度践行“一生态、两主业、三模式、四定位、五中心”的业务体系战略,精心编制并持续完善《主业管理办法》,为公司业务发展绘制了清晰的战略蓝图,在子企业业务聚焦与资源高效整合进程中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在主责主业核定环节,知识产权港公司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摸底调研,通过对各子公司的详细剖析,紧密结合其实际运营绩效、功能特性、长远发展规划及独特优势,系统梳理全层次业务架构。进而围绕“五个中心”建设,深度细化出15项具体业务,并精准匹配至各子公司。省高科创公司凭借专业精湛的团队与深厚的行业经验,在企业咨询(孵化培育/智库)及知识产权金融业务板块成绩斐然,成为企业孵化的核心引擎;兰州科技大市场公司依托广阔的市场网络与专业的交易平台优势,在科技成果交易及转移转化领域稳占主导地位;甘肃港安公司聚焦版权全链条服务与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勇当数字文创业务的开拓者;甘肃港新公司全力投身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推广提升工作,筑牢企业维权防线;甘肃弘毅公司和事务中心公司则以知识产权代理与科技咨询为发力点,引领知识产权运营与专利服务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港公司还构建了动态调整机制,以敏锐应对政策法规演变与市场环境波动,子企业依规依程,结合自身发展态势适时提出主业及培育业务调整方案,并详述调整依据,知识产权公司依严格审核流程审慎评估,确保业务布局始终契合市场趋势与政策导向,稳固企业竞争优势,为知识产权产业持续繁荣注入持久动力。
创新业务驱动,激发增长潜能
面对市场新趋势,知识产权港公司迅速组建“三新”业务工作专班,全力攻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发展高地,专班下设知产证券化、数据资产、平台经济、知产评估、知产金融、版权文创、专家库建设、高端咨询8个专业业务小组,推行事业部制,打破内部层级与部门壁垒,塑造职责明晰、协同高效的工作生态。周调度会成为小组间信息共享、经验交流与问题协同解决的关键平台,为“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在市场拓展与资源融合方面,积极投身对外合作交流。自2024年7月起,党委书记、董事长亲率团队,先后拜访了行业45户行业主管单位、高校院所和省属企业,深度洞察市场需求与行业走向,精准对接多元业务资源。经不懈努力,与上海新诤信、中国信通院、上海知识产权交易所、科创中国等知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成功落地上海知识产权交易所甘肃工作站。这些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势叠加,为知识产权港公司引入前沿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拓宽业务发展路径。在业务推进过程中,构建了完备的业务推进体系,为对接企业逐一建立精细业务台账,分类梳理业务内容,明确专属联络人员,并实施定期督导推进机制。凭借精细化管理,服务项目签约落地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成功签约71项业务,基本实现省属企业全覆盖,为“三新”业务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外部动力。在业务模式创新方面,勇破传统桎梏,多领域探索实践,于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积极推进天使基金公司股权及基金份额收购项目,携手甘肃农信社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作,并完成专业评估机构收购,完善金融服务链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激活市场活力。在知识产权增值服务方面,创新采用商业化模式举办“笑星荟萃·喜乐金城冯巩2025迎新相声晚会”,精准定位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采取线上线下协同策略举办“烟火兰州秦腔贺岁——安万秦腔剧团新春演出兰州站”,线下吸引近20万人次现场观演,线上直播观看量近300万,充分释放网红经济乘数效应,有力带动地标产品与版权文创产品销售,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新范例与思路。
深化内部变革,提升运营效能
在组织机构优化进程中,知识产权港公司对本部原有的12个部门实施大幅精简整合,成功压缩至8个部门,精简幅度达33.3%。同步削减岗位数量,从30个减至22个,减幅26.7%;员工队伍从30人精简至17人,减幅43.3%。系列精简举措有效缩短管理层级与沟通链路,显著提升决策效率与执行效能,实现组织机构高效运转,筑牢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的坚实基础。在人员管理优化层面,积极推行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针对工作表现欠佳、难以胜任岗位的员工,在竞聘上岗及部门双向选择中未被部门选中的10名员工,采取停薪留职、内退、解除劳动合同等妥善分流安置方式,员工退出率达10%。营造出积极奋进、优胜劣汰的内部氛围,有力激励员工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工作绩效,保持团队旺盛活力与竞争力。在薪酬体系构建方面,全面重塑薪酬架构,建立“双挂钩”薪酬体系,绩效工资占比超60%,凸显绩效导向核心原则。同时,推行公司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员工的多层级考核分配机制,员工绩效薪酬由部门依工作表现二次分配,致使同职级员工月度薪酬兑现幅度差最高可达30%,切实实现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紧密关联,极大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新创造力。在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拓展方面,持续扩大实施范畴,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经营管理部门中层干部聘期与经理层保持同步,并构建中层管理人员与经理层同聘期、同考核机制。按职业经理人及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求,结合任期考核结果和退出规定,已解聘职业经理人(总经理)及与其同聘期的经营管理部门中层干部,借助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效能,有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用人机制落地生根,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
知识产权港公司通过聚焦主业管理、推进“三新”业务和深化内部改革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展望未来,知识产权港公司将坚定不移秉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发展理念,紧密跟踪市场动态,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与内部管理机制,为知识产权产业蓬勃兴盛及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勇挑重担、再谱新篇。